被股市错杀的财务理论
2015-10-09 20:29:06
股市是资本市场的一个代表,在这个领域应该是一个精英积聚的场所,那么所有的参与者应该有很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A股的暴涨暴跌,彻底唤醒了民众对这些所谓精英的认识,原来他们只是批了一件神秘外纱而已,面对股市的问题束手无策,为什么呢,原因是有很多经典的优秀理论在实践中是被他们错用了,让大家感到无所适从,让股市成为一个最没有理论水平的地方,你们想这样的氛围股市能好吗?今天整理几个供大家分享:
第一:市盈率是高还是低好 现在股民比较多,老是听专家和股评在讨论股市的泡沫问题,总是说A股市盈率是高了,国外才10-15倍,于是大家都在看市盈率高低,股市一旦不好,就埋怨市盈率太高,其实不是这样的,市盈率这个指标有两种理解,因为它的计算是用市价/每股收益 很多人将这个指标作为投资回收期来理解,所以越低越好,但这个理解在理论上存在巨大缺陷:买股票是买未来,公式中的每股收益是代表过去,这个指标根本就代表不了未来。在会计理论领域还有一个理解:理解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收益的一种预期,按这个理论应该是高好才对呀,这就是为什么创业板股价比主板高的原因。中国经济增长比国外都快,凭什么A股市盈率要和国外一致。
第二:价值和价格关系:经济学认为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中间受影响的应该是供求关系,这个理论应该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在股市里就被歪曲了,在A股,一些重要领导和专家频频发出言论,要买蓝筹,认为蓝筹值得投资,我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蓝筹最多说明是价值好,但决定股价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供求关系,大盘蓝筹动辄百亿、千亿市值,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呢?反过来小盘股,虽然价值没有蓝筹好但市值低,供不应求,价格高是正常呀。
第三:股票风险问题:本身所有入市的人都知道股票风险大,所以收益应该高才对,很多人将股民形容为赌徒有一定道理,高风险高收益,但进来的人都在做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在回避风险,回避风险最好的几个途径:多买几个股票、买大盘蓝筹等,但另外一方面又在幻想获得高额收益,按照我的理解,既然要想获得高收益就应该高风险,所以我认为总资金在1000万以下的投资者,股数不能超过2-3个,风险越大收益应该越高。
第四:期货和现货的联动:期货和现货一道组合是为了套期保值的,股市没有问题的时候,都说股指期货好,但股灾一出现就说股指期货不影响股票,我想问的是:既然没有影响那还要干什么呢,证-监-会只要暂停股指期货一个月试试看,股市是如何变化的,就知道了。
第五:股市不是实体经济:历届领导都认为股市是金融,不是实体,股市越繁荣,实体越不好,这在财务理论领域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理解,一个股市由很多上市公司参与,资金最后流向的都是实体,因为资本是逐利的,股市火爆最终能引导资本流向效益好的领域从而提高资金的投资效益,然而在我国这个理论没有人重视,看看A股差了,经济会一落千丈,看看7月8月的经济数据就知道了。
第六:配资问题:这轮股灾是检查配资引起的,在财务领域有个资金结构理论,利润率高能提高收益率,但郭嘉却希望大家都不要配资,就是不要负债,真不知道领导有没有学过财务。
(摘自陶善贵老师的《碎言财经》2015-8-24)
通知:
如果你是一名财务人员,如果你觉得你在会计的某一方面,哪怕是一个实践细节上有自己独到的经验,请拿起你的手机,发送短信到13094811608 写上:姓名+技能交流 ,预计在9月初由杭州市下城区财政会计学会和杭州求是专修学校联合举办的《会计职业技能展示交流会》,到时候大家可以展示交流自己的会计职业中积累的技能来交流,参加人员控制在100名左右,本次活动不收费,报名后8月底,学校联系报名人需要交流的技能内容,还有需要准备的工具,活动咨询电话:13094811608 85058537 85175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