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会计学》复习资料
三、简答题
1.会计数据处理循环是指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一定的核算程序,利用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原始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并加工转换成有用会计信息的过程。它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环节:
(1) 会计数据的收集和输入。包括原始会计数据的取得、审核、记录、录入、校检修改等内容,是整个数据处理过程的基础。
(2) 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包括对会计数据的分类、合并、核对、排序、检索、计算、更新、生产等处理过程,它是会计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
(3) 会计数据的存储维护。包括对原始会计数据、中间和最终处理结果以及电子数据处理程序的存储、维护和安全保护等内容。
(4) 会计数据的传送和输出。包括会计数据从一个系统或部门上报或传送到另一个系统或部门,或者以打印的报表、账簿、清单等形式移交给用户,它是数据处理的目的和归宿。
2.原型法的开发步骤有:
(1) 确定系统的基本需求。这是原型法的首要任务,用户对系统输出的描述来说明他们的基本需求,开发者则根据 用户的基本需求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尽可能简单的计算机模型。
(2) 开发初始模型。按照简单的计算机模型,尽量多用软件开发工具,尽快建立一个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初始模型。
(3) 运行和评价原型。将建立的原型交付用户使用、检验和评价,看原型满足了他们的哪些信息需求,还有哪些没有满足,还需作哪些修改,如何修改。
(4) 修改原型。根据用户对原型的评价,决定对原型进行不同的修改。如果用户感到完全满意,则成为可应用的原型,如不满意,则修改原型,如此循环往返,直至完全满意。
3.电子商务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降低交易成本。企业通过自己的网站进行产品宣传、产品展示,;利用网络开展客户支持服务、产品售后服务等,可以大大降低企业产品的销售成本和维护成本,对采购方来说,通过网上采购可以大大节省采购时间、减少劳动力。
(2) 减少库存水平。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企业通过内联网,以及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外联网,实现了信息流、物流、控制流的统一,零库存的梦想成为现实。
(3) 减轻对基础设施的依赖。传统企业必须要有相应的实物基础设施支持,如店铺、仓库等,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网上商店并没有店铺,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选购网站上提供的商品,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办理金融业务。
(4) 缩短生产周期。在传统生产程序下,一个产品从概念、设计到最后投入规模生产,要经过许多部门,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等和互联网的结合,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5) 增加商业机会。互联网是全球开放系统,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4. 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的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业务流程重组的原则有:
(1) 有一个明确的、具有启发性的目标,即共同远景。
(2) 充分考虑顾客价值。
(3) 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4) 充分做好横向和纵向沟通。
(5) 认识BPR的两大要素:信息技术或系统和人员组织管理。
(6) 树立典范、逐步推进,充分利用变革的涟漪效应。
5.企业选型ERP系统有两种方式:
(1) 定制开发:企业IT人员自行开发或委托他人开发ERP管理软件。其优势是最为贴近企业实际且简单易用并且可以锻炼一支IT队伍,劣势耗时过长且往往起点较低 。
(2) 购买商品化ERP管理软件。商品化的管理软件分为国外软件和国内软件。国外软件的优势是全面集成、技术稳定、功能灵活和系统开放,劣势是设计过于复杂 、费用较高 、用户化与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大,软件文档或资料汉化不彻底。国内软件的优势是费用相对较低 、用户化工作量会很少,企业资金投入的压力小、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软件复杂程度低、易学易用、支持网点众多。劣势是复杂程度低、技术不够稳定等。
企业在选择ERP软件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 选择一个适用的软件产品。
(2) 兼顾软件的功能和技术。
(3) 选择有成功用户先例的软件产品。
(4) 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要拖延太久。
(5) 考虑为了补充不足的功能需要对软件做哪些修改或扩充。